机器人动作程序中的逻辑控制部分,核心是通过条件判断、流程分支、循环执行、中断处理等逻辑,让机器人根据外部信号(如传感器、PLC 指令)或内部状态(如运动完成、错误报警)灵活调整动作流程,而非机械执行固定步骤。以下结合 ABB 机器人 RAPID 语言,从核心逻辑类型、典型场景实现、关键语法细节三方面详细解释:
一、逻辑控制的核心作用与核心类型
在机器人动作程序中,逻辑控制主要解决三类问题:
对应的核心逻辑类型包括:条件判断(IF/CASE)、循环执行(FOR/WHILE)、中断与错误处理(TRAP/ISignal)、信号等待(WaitDI/WaitDO)。
二、典型逻辑控制场景与代码实现
以下结合 “机器人取放料” 的实际流程,拆解各逻辑控制的应用场景与代码细节。
1. 条件判断逻辑:解决 “做哪一个”“要不要做”
根据外部指令或状态,选择执行不同动作流程,是逻辑控制的基础。RAPID 中常用 IF...THEN...ELSE
(单 / 多条件判断)和 CASE
(多分支选择)。
场景 1:根据 PLC 指令选择动作(CASE 分支)
机器人收到 PLC 的指令(如START
/STOP
/RESET
),通过CASE
判断并执行对应流程,承接之前的 Socket 通信逻辑:
rapid
VAR plcCmd: STRING[20]; // 存储PLC发送的指令(如"START") robotState: STRING[20] := "STOPPED"; // 机器人状态 END_VAR ! 指令解析与分支执行 PROC Parse_PLCCmd() CASE plcCmd OF "START": ! 条件检查:只有停止状态才能启动 IF robotState = "STOPPED" THEN robotState := "RUNNING"; Send_ToPLC("OK:STARTING"); // 向PLC返回状态 Execute_PickPlace(); // 执行取放料主流程 robotState := "STOPPED"; Send_ToPLC("OK:DONE"); // 流程完成后通知PLC ELSE Send_ToPLC("ERROR:BUSY"); // 忙状态,拒绝指令 END_IF; "RESET": ! 条件检查:有错误时才需要复位 IF robotState = "ERROR" THEN Clear_Error(); // 清除错误(如重置报警、打开夹爪) robotState := "STOPPED"; Send_ToPLC("OK:RESET"); ELSE Send_ToPLC("ERROR:NO_ERROR"); // 无错误,无需复位 END_IF; ENDPROC
关键逻辑点:
场景 2:动作执行前的多条件验证(IF 嵌套)
取料动作前,需同时满足 “物料到位(DI1=1)”“安全门关闭(DI2=1)”“夹爪打开(DO1=1)” 三个条件,否则等待或报警:
rapid
PROC Check_PickCondition() ! 第一层判断:安全门是否关闭 IF DI_SafetyDoor = 1 THEN ! 第二层判断:夹爪是否打开 IF DO_GripperOpen = 1 THEN ! 第三层判断:物料是否到位(带超时等待) IF WaitDI(DI_MaterialInPlace, 1, 5.0) = 1 THEN ! 所有条件满足,执行取料 Move_ToPickPos(); ELSE ENDPROC
关键逻辑点:
2. 循环执行逻辑:解决 “重复做”
当需要重复执行某动作(如多次取料、连续检测)时,用 FOR
(固定次数循环)或 WHILE
(条件满足循环)。
场景 1:固定次数取放料(FOR 循环)
PLC 指令要求机器人连续取放料 5 次,完成后返回状态:
rapid
PROC Batch_PickPlace(INT count) VAR i: INT; // 循环计数器 END_VAR ! 固定次数循环(count=5次) FOR i FROM 1 TO count DO WriteLog("第" + NumToStr(i) + "次取放料"); ! 执行单次取放料(包含取料→放料→返回) Execute_PickPlace(); ENDPROC
关键逻辑点:
场景 2:持续检测物料(WHILE 循环)
机器人待机时,持续检测物料是否到位,到位后自动取料(无限循环,直到停止指令):
rapid
PROC Wait_Material() WHILE plcCmd <> "STOP" DO ! 条件:未收到停止指令 ! 检测物料到位信号(DI1=1) IF DI_MaterialInPlace = 1 THEN Execute_PickPlace(); // 到位则取料 Send_ToPLC("OK:STOPPED"); ENDPROC
关键逻辑点:
3. 信号等待逻辑:解决 “等信号再做”
机器人动作需与外部设备(如传送带、传感器)同步,需等待特定信号后再执行下一步,核心用 WaitDI
(等待数字输入)、WaitDO
(等待数字输出)、WaitTime
(固定延时)。
场景:取料后等待传送带到位(WaitDI + 超时)
机器人取料后,需等待传送带将物料运到放料位(DI3=1),再执行放料,同时设置超时防止卡料:
rapid
PROC Sync_WithConveyor() VAR waitResult: INT; // 等待结果(1=成功,0=超时) END_VAR ! 发送“物料已上带”信号给传送带(DO3=1) DO_ConveyorStart := 1; ! 等待传送带“放料位就绪”信号(DI3=1),超时10秒 waitResult := WaitDI(DI_PlacePosReady, 1, 10.0); END_PROC
关键语法细节:
4. 中断与错误处理逻辑:解决 “意外情况”
当出现急停、碰撞、传感器故障等意外时,需立即中断当前动作,执行安全处理(如停止运动、打开夹爪),核心用 TRAP
(陷阱程序)+ ISignal
(信号触发中断)。
场景:急停或碰撞时的安全中断
机器人运行中,若触发急停(DI0=1)或碰撞检测(AI1>500),立即停止运动并复位:
rapid
! 1. 定义中断处理程序(TRAP) TRAP Safety_Interrupt ! 第一步:停止所有运动(优先级最高) StopMove; ! 第二步:执行安全动作(打开夹爪、停止外部设备) Gripper_Open(); DO_ConveyorStart := 0; ! 第三步:更新状态并通知PLC robotState := "ERROR"; Send_ToPLC("ERROR:SAFETY_TRIGGERED"); ! 第四步:记录错误信息(便于排查) WriteLog("Interrupt Triggered: " + ERRNAME(ERRNO)); ENDTRAP ! 2. 关联中断触发信号(ISignal) PROC Enable_SafetyInterrupt()
关键逻辑点:
三、逻辑控制的核心设计原则
四、总结
机器人动作程序的逻辑控制,本质是 “将机器人的机械动作与外部信号、安全规则结合” 的 “大脑”。通过IF/CASE
实现流程分支,FOR/WHILE
实现重复执行,Wait
实现同步,TRAP
实现意外处理,最终让机器人从 “机械执行” 升级为 “智能响应”,适配复杂的工业场景(如生产线协同、柔性制造)。实际编写时,需结合具体设备的信号定义(如 DI/DO 映射)和工艺要求(如取放料顺序),逐步拆解逻辑模块,再整合为完整程序。